6年前,同心縣預旺鎮賀家塬村像一座孤島,四面環溝,只有一座拱水橋是唯一通往村外的出口,產業發展底子薄、群眾自我發展能力弱、村集體經濟幾乎為零。2015年,吳忠市水務局選派局工會主席丁海燕到賀家塬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。
而今,僅用數字來解讀丁海燕駐村6年的歷程遠遠不夠。她在駐村期間,讓一個無產業基礎的村子人均收入過萬;她將昔日的上訪專業戶“引導”成了種糧大戶;她讓一個過去等著“要我脫貧”的村子,催生出“我要脫貧”、家家比收入、人人爭先進的好風氣……
賀家塬村的嬗變,是同心縣黨建引領脫貧攻堅的縮影。
同心縣主動擔負引領脫貧攻堅的政治責任,堅持組織引領,評定命名三星級以上村黨組織46個,推動村黨組織書記、村委會主任、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“一肩三挑”50人,占比達到35.2%。
全村自來水入戶474戶,實現全覆蓋,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“清零”,474戶村民都有了安全住房,特困群眾民政兜底全覆蓋……近年來,丁塘鎮團結村把促進黃花種植業持續增收作為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,通過合作社統一管理,鼓勵群眾參與入股,農戶以自主經營、土地流轉和入股分紅的方式進行種植。團結村黨支部書記楊學虎介紹,該村探索“黨支部+合作社+農戶+貧困戶”的模式,建檔立卡戶30戶119人已全部脫貧。
為夯實黨建引領脫貧攻堅的基礎保障,同心縣將真金白銀投向基層黨組織,推動黨建與脫貧有機銜接、深度融合。建立村黨組織運轉經費縣財政保障機制,近3年先后投入村級辦公經費、為民服務資金4800余萬元。整合民政、扶貧、文化等項目,新建改擴建村級陣地138個15148平方米,村級活動場所全部達到200平方米以上。加大中央和自治區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推進力度,2019至2020年48個項目已全部實施完成。
河西鎮旱天嶺村像村名一樣干旱少雨。近日,村郊肉牛養殖場舉行分紅大會,鄉親們依次登臺領取分紅。村民馬力貴說:“如今村里標準化牛舍鱗次櫛比,街巷整齊潔凈,家家住上了大瓦房?!焙堤鞄X村肉牛存欄量從最初的6頭發展到3300多頭;閩寧協作扶貧車間建成投產,全村100多人就近就業,實現從普通農民到產業工人的華麗轉身。致富產業多輪驅動,全村54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,2020年底,預計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8000元……讓黨旗指引方向,讓勤勞成為新時尚,讓老百姓揚眉吐氣,這是村黨總支書記丁建華對旱天嶺村未來的新期許。
同心縣縣委組織部負責人介紹,該縣加大黨建領航力度,激發脫貧內生動力,靶向提升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服務保障,打捆使用各項財政涉農支持政策,累計投入扶持資金2.6億元,實現集體經濟收入2070萬元,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達到5萬元以上,培育出河西鎮旱天嶺村肉牛養殖、石獅開發區麻疙瘩村杜泊羊養殖等村集體經濟發展新模式。(寧夏日報)